当前位置: 主页 > 致富信息 > 王小帮:“电商红人”再创业

王小帮:“电商红人”再创业

王小帮(中)在铜炉村查看耕作情况
 
  1月8日凌晨,在“2017年淘宝年货节”开启的时刻,太原市晋阳街邮政电子商务园区灯火通明,“网红”电商王小帮正在和他的员工们趴在电脑前紧张接单。
  五分钟不到,“黄金”小米被下单十次,王小帮和助手击掌庆祝:第二次创业瞄向“自然农法”种植,这个路数看来是对了。
  王小帮是个传奇人物,他的成名经历被很多草根创业者奉为“教科书”。他本名叫王志强,是临县山区的一位农民,因为热心肠,经常帮助别人,他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“小帮”。他曾是一名“北漂”,回忆起以前的打工生活,用他的话讲就是“农贸市场卖过菜,建筑工地当小工,公交站卖矿泉水,街头散发小广告”,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。
  2007年春节,一身疲惫的王小帮回到家乡农村,支起了一台从中关村买来的电脑,装上宽带上网找创业项目。偶然间,王小帮接触到淘宝网,电子商务的种子就这样植入他的生活。2008年8月,王小帮的“王小帮农家店”在淘宝网正式开业。
  2015年9月19日,王小帮作为客户代表赴美国纽交所为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敲钟后,他的事业更是蒸蒸日上。通过7年的努力,如今他的网店经营范围逐步扩大,由零做到了 “五皇冠”,办公地点从山里搬到了省城,当年的农村小作坊也发展成电子商务公司,而他售卖产品的质量却如同他淳朴厚道的性格一样一直未变。
  沿着“炒作-走红-做大”这条“标准网红养成”路线,王小帮成为全国“双创”青年学习的榜样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:网店年销售额800万元左右、被评为临县“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”、成为创业导师到处登台分享成功感悟……本可继续名利双收,但静下心来,王小帮觉得甚是迷惘。
  “淘宝上卖土特产的商家越来越多、同质化竞争越来越厉害、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……”王小帮坦言,这几年,自己的成名方式不断被复制,“王大帮农家店”“王小毒的小店”等都来蹭热度分流量,“网店经营越来越困难,按照目前的经营办法,销售额很难再上新台阶……”
  2016年年初,爱好徒步的王小帮在古村落——盂县铜炉村探路时,接触到“自然农法”的耕作概念。
  自然农法耕作的标准就是:择荒地——保证土壤干净有活力;自留种——提高适应性;不除草——以草抑草、秸秆覆盖;不施肥——培植绿肥;不洒药——培养抗性;地连作——稳定菌群、不用激素添加剂。
  因为徒步,铜炉村的小米惊艳了王小帮。“当时就觉得特别 燃 。”扎根省城多年的王小帮决定再回农村种谷子。在之后的两个月内,他先后5次走进铜炉村,租地、选种、种植……
  去年的4月30日,王小帮在微信上写道:“今天是个必须记录的日子,中国首家自然农法小杂粮,今天在铜炉村播下第一粒种子。这块地要种下一个希望,不用化肥、拒绝农药、拒绝转基因、拒绝化学除草剂、不用农家肥,不锄草,任其自然生长,有听说过蔬菜可以这样种,这样的方式种粮食很多人都说不可能,但今年我们就是要试试。”
  收割谷子、宣传推广、往返太原和铜炉之间……王小帮仿佛找到当初开网店时候的劲头,一刻也停不下来……这一次,善用网络的他还时尚了一把,收割谷子的时候用上了视频直播。不少“粉丝”看到直播后,甚至跑到铜炉现场和王小帮近距离接触。
  “古法种植、产量极少、小众私享。”王小帮测算了下,这样的小米每斤只有卖到80元才能不赔本。“我经营网店是有赚头的,现在种小米并不考虑挣不挣钱。”王小帮说,“我希望借此来引导农民通过生态自然种植提升农产品的价格,依托与电商平台的合作,实现贫困农民的精准脱贫。”
  “我主要向选择大户、合作社来下订单,我自己有客户资源,大户、合作社有土地和劳动力,我利用平台建立一种农民和消费者的信任关系,然后让消费者出钱,让农民按照消费者的意愿来耕作。”
  这意味着,电子商务的阅历,已经让他开始懂得对农业发展方式抬头问路了。

来源:未知  编辑:阿里致富网  时间:2017-03-25    

[www.ali19.com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!]